为拓宽国际学术视野、搭建跨文化学习交流平台,今年暑期,物科院多名学生主动报名参与海外研学活动。暑假前夕,学院专门组织行前动员会,围绕访学流程、学术目标等内容开展指导,保障学生访学顺利、收获扎实。
七月上旬,物师232周欣怡等六名学子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参与为期8天的“人工智能与科研素养提升”访学项目,沉浸式感受顶尖学术氛围,深耕技术前沿领域。期间,同学们通过核心课程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课程既涵盖“人工智能前沿研究”、“虚拟与增强现实(VAR)”等技术内容,也包含“国际学术文献检索”、“学术投稿技巧”等实用技能模块。NTU蔡宜裕、郑建民等知名教授亲自授课,并结合“虚拟新加坡”3D复刻、心脏介入手术VR模拟器等案例,让学子直观感受技术落地的实践魅力。课余时间,大家探访NTU“The Hive”等标志性建筑,对比两校物理学院实验经历;走进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了解智慧建筑,在圣淘沙岛体会科技与人文的交融,最终以扎实成果完成汇报,为此次研学画上圆满句号。
七月中旬,物师241刘乐乐赴香港中文大学访学,专注凝聚态领域学习研究,探索学科前沿动态。该研学项目聚焦材料领域,不仅带领学生学习大量专业前沿知识,还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设计学术海报。课余,学子走进港中文先进材料实验室,现场观察纳米材料制备、测试储能材料性能;探访香港科技园企业,见证先进薄膜材料制成手机防刮涂层、环保复合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的过程。此外,大家还从城市与海岛中挖掘材料故事,中环摩天大楼的节能陶瓷、塔门岛防波堤的耐腐蚀材料、长洲岛渔船的轻质合金等,真切感受到先进材料对生活的深刻影响。
八月中旬,物师234许阳前往德国、捷克、奥地利“欧洲三城”开展语言交流学习,在跨文化环境中锤炼语言技能、增进国际理解,多维度提升综合素养。项目期间,该生与来自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学生深度互动,了解不同国家传统文化,品尝各国特色美食。这一过程不仅有效提升了英语沟通能力,更在跨文化对话中,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搭建起桥梁。
研学并非终点,而是知识传递的新起点。为让更多物科院学子共享此次研学收获,近日,学院组织开展暑期访学项目交流分享会。
会上,赴南洋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带领大家“云游”NTU,回顾课堂核心知识点,分享新加坡智慧建筑技术,以及与NTU师生交流时收获的科研思维;刘乐乐介绍了在先进材料实验室的实操经历、对香港科技园企业的参访见闻,并感慨材料科学深度融入并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许阳则分享了与欧洲师生、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的感动瞬间,从工业美学到绿色能源,从人文对话到生活创新,生动呈现了一段充满温度、思考与联结的跨文化之旅。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