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4日研究生新生入学以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围绕思想引领、学术规范、安全教育、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明确科研方向、涵养家国情怀与学术品格,为新生扣好研究生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奠定坚实基础。
9月5日上午,学院研究生入学教育正式拉开帷幕,以新生见面会与《研究生手册》专题学习为开篇,为初入校园的研究生新生搭建起认识集体、明晰路径的重要平台。新生见面会上,氛围轻松而热烈。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新生们依次自我介绍,分享各自的求学初心和对未来的规划期许。《研究生手册》学习环节,则为新生送上了一份“成长导航图”。通过对手册内容的系统拆解与细致解读,新生们全面厘清了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体系、课程要求、学术规范与科研诚信准则,同时深入了解了校园管理、奖助政策等各项规章制度。这一环节帮助新生快速褪去迷茫,对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涯建立起清晰的认知与规划。
会上,院研会主席团成员也受邀分享经验。他们结合自身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从学术科研与实践锻炼的平衡之道切入,鼓励新生们在专注科研深耕的同时,积极参与校园实践与集体服务,在多元体验中锤炼综合能力,实现“学术扎实、能力全面”的成长目标。
当天下午,全体新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百年办学历史与杰出成就,感受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增强了对南通大学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与师长的“亲密接触”接踵而至,在硕导见面会环节,导师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学院杨晓华教授、老生代表李双运同学围绕研究生阶段科研学习、生活态度、挫折与坚持等方面给予具体建议,帮助新生熟悉培养体系,为科研与生活答疑解惑,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全体新生集体签订了《南通大学研究生学术科研诚信承诺书》,进一步强化了学术诚信与责任意识。
学院还邀请南通市妇幼保健医院张逸峰、陈小潍一行四人来院,为2025级全体研究生做急救知识讲座与实操培训,他们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新生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提升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为统筹推进学术素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学院还组织全体研究生有序参加学校举办的系列专题讲座,为研究生成长保驾护航。钱荣贵教授主讲的“张謇精神的文化传承”引导新生感悟实干报国的精神内涵;施振佺、高建军教授分别围绕“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科研能力提升”传授学术准则与科研方法,助力科研启航。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新生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反诈宣传、实验室安全培训等环节系统覆盖人身、财产、实验与应急安全,全面提升新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榜样力量与实践担当培育同样重要。南通大学赴青海海南州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代表分享支教故事,那些在支教一线的青春奉献,让新生们深受触动,激发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主题交流,鼓励研究生们积极投身基层一线,在躬身实践中奉献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磨砺成长。
各项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全方位助力新生完成角色转变。9月12日,全校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为此次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全体新生在庄严仪式中,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正式踏上研究生学术与成长的新征程。
此次系统化、立体化的入学教育活动,从学术规范到文化传承,从身心健康到实践担当,多维度为研究生新生赋能,助力他们以饱满热情与昂扬姿态,在研究生阶段绽放青春光彩,书写成长华章。
(陈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