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1月2日,地点:37#612
报告人: 裴欢
题目“Conductive Acid-Induced in Situ Phase Separation and Percolation for Constructing Bi-Continuous Phase Hydrogel Electrodes With Motion-Insensitive Property”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导电聚合物水凝胶配方,贯穿性结构赋予了PPP水凝胶卓越的电导率和应变不敏感性,对于与生物组织稳定可靠的界面接触至关重要。此外,PPP水凝胶由于PVA-PVP形成的连续机械相,表现出卓越的机械性能,赋予其显著的柔性、可伸展性和恢复力。经过连续使用7天后,PPP水凝胶电极依然保持稳定的信号监测性能,表明其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长期应用具有显著潜力。
报告人: 罗孟伟
题目“Oleylammonium fluoride passivated blue-emitting 2D CsPbBr3 nanoplates with near-unity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safeguarding against threats from external perturbations”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油胺氟化物,对钙钛矿纳米片进行后处理,使3层和4层纳米片的PLQY分别提升至85%和98%。油胺氟化物可以有效地修复与溴离子空位相关的深陷阱态,同时富氟表面与油铵阳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形成强相互作用,从而保护了二维纳米片免受外部影响。总体而言,使用油胺氟化物进行后合成处理,可以将蓝色发光的CsPbBr3 NPLs的PLQY提升至接近100%,同时保持了其二维相在外部暴露下的稳定性。这一改进将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其非常适合未来的光电子应用。
报告人:徐程龙
介绍了本周的工作进展,主要对本周进行的实验进行汇报,测试了用3-氨基苯硼酸与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效果,以及将上述溶液与PVA混合成胶。
报告人: 郭航
介绍了本周的工作进展,主要是使用新Se粉制备了3.5 ML CdSe T-NPL,制备样品的吸收光谱中没有出现460 nm的吸收峰。后续计划使用氧化镉与十四酸制备十四酸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称量十四酸镉时产生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