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可溯源水果品质无损检测技术及物联网解决方案
报告时间:8月29日 15:00
报告地点:36-507
报告简介:我们团队开发出一系列探测波长窗口可调的近红外/可见光双探测模式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可调的双模式光电探测能力,即日盲近红外光探测特性。采用双模有机薄膜探测器,探测器在正向偏压下工作时只对可见光响应,对红外光不敏感。在反向偏压下只对红外光敏感,对可见光信号不响应。相较于传统单模式光电探测器,高性能的近红外和可见光双模式/双波段探测器为光探测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基于有机电子日盲型近红外探测器研成果基础,我们提出了一个可溯源水果品质无损检测技术及物联网解决方案,将多频段的光探测技术运用于无损检测水果糖度、酸度和含水量等物质信息。与全光谱扫描分析相比,无需制造复杂的分光系统,更具有时效性。团队通过设备与服务的软硬件结合,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通过对水果品质的无损检测,建立可溯源与实时数据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交互在线追踪生态系统。此类近红外/可见光双模探测器设计具有普适性,可以在众多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光通讯,医学分析,近红外/可见光双波段成像,环境监控等。
报告人简介:朱福荣现任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先进材料研究研究院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 https://iam.hkbu.edu.hk/member.html) 院长, 有机电子卓越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Organic Electronics, https://physics.hkbu.edu.hk/rceoe/?page_id=21)主任。于1983年和1986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 物理系博士学位。于1993至1995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1997年,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 (Murdoch University) 物理系任研究员,从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硅薄膜器件的研究工作。1997年,加入新加坡材料研究院。从2005年起担任研究院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部门主管。2009年9月加入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任教授。自2022年起被斯坦福大学列为全球排名前2% 的高被引学者之一。朱福荣为香港研究资助局专家组成员,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和加拿大国家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会项目评审专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有机近红外传感器及应用; 2)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3)有机光电器件物理、表面和界面物理。已发表二百余篇研究论文,论文被他引超过10,000余次。获邀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专题报告60余次。申请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的相关发明专利14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已毕业12人。在2019年,获香港创新科技署支持,在香港成立宏视科技有限公司 (Crimson Vision Technology Limited, https://www.crimsonvision.com.hk/),基于有机电子的学术科研成果基础,开发便携式有机近红外传感器,应用于近红外可视,生物成像,农业,环境和健康监测。